“学问嘛,也就是管家教你些识字,没什么深厚的基础。”李渊总结道。
李君点点头,没说什么。
“不过这不重要,一切有我。”李渊拍拍李君的肩膀,示意他放心。
“乖孙,你现在年纪还小,要不要去书院学点东西?或者我给你找个老师。”李渊眉头一皱,显然有了自己的打算。
“大唐读书的人不多,但如果能进朝堂,能做些事,学问可真的是敲门砖。”
李君心里一笑。自己思想远远超过大唐的人,读书?他有点不屑。
“爷爷,我现在做着贩盐的生意,恐怕没时间。”李君淡淡地回应。
他对于大唐的书真没兴趣,自己的思想远超这个时代,曾经的大学生,纵使成绩一般,也比这些人聪明多了。
李渊一听,眉头皱得更紧,“傻孩子,做生意重要还是读书重要?你做生意必须读书,否则别人坑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。”
“不读书,怎么懂得算数?不读书,脑袋都不好使!”
李渊的话语中带着长辈的威严,他真心认为读书很重要。
李君无奈苦笑,但知道李渊是在为自己着想,“好好好,爷爷,我全听你的。”
“不过上书院怕是没时间,还是麻烦您给我找个老师吧。”李君微笑着说。
“这才对嘛!”李渊满意地扶须笑道。
两人一路上谈笑风生,李渊还睡了一觉。
毕竟年纪大了,精力不如年轻人旺盛。
当他们到达长安时,已经接近中午。
李君换到春香的马车上,带着她去程家铺子换了些钱,然后让春香暂时住进客栈。
忙完这些,李君回到李渊的车上时,李渊兴奋地抓住他的胳膊,“乖孙,走走走,平康坊!”
他的兴奋显然有些过头,仿佛回到了年轻时。
李渊一直等着李君处理完自己的事情,完全对李君的盐生意不感兴趣。
私人贩盐,能做成什么大生意?肯定就是像那些小盐商一样,低买高卖赚点差价,根本不能做出什么大场面。
“这么多年没去了,差点忘了平康坊是什么样了。”李渊笑道,“嘿嘿,希望今天能碰见花魁。”
他兴奋得搓着手,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。
李君心里也有些期待,毕竟平康坊作为大唐最出名的地方之一,他实在好奇。
当他们到达平康坊时,天色还未完全黑下来,但人潮已是川流不息,勾栏门口早已人满为患。
“乖孙,要不挑一家?”李渊看着外面的景象,眼神有些迷离。
李君扫了一眼,心里有些恍惚。眼前的景象和前世看过的影视剧里几乎一模一样。
“全凭爷爷做主。”李君微笑回应,他对这里并不熟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