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灵琅以工代赈的举措,很快也被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。
皇帝还在为处理难民一事发愁,毕竟一味地施与救济只能解决一时之困,长久下去却是弊端重重。
因为谁也没有那样的财力去救济那么多的难民。
但安置难民也将皇帝给难住了,他一时间想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,而朝臣们的建议更是没得一点用。
那些朝臣们弹劾的奏章写得那是一个比一个好,但安置难民的建议却是一个比一个菜。
皇帝急得头发都掉了一大把。
而顺安郡主府的举措,却让皇帝眼前一亮,好像看到了希望。
皇帝随即传召萧灵琅进宫问话。
“顺安,‘以工代赈’的计策,是你自己想出来的,还是别人告知你的?”
皇帝自然不相信是萧灵琅自己想出来的。
因为萧灵琅有几斤几两,皇帝再清楚不过了。
面对皇帝开门见山的质问,萧灵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封信。
“回皇上,是郡马想出来的,郡马在南地参与救援赈灾,发现非常多的难民北上逃难,担心出现暴乱,就写了封信回来。”
“郡马在信中将以工代赈的具体执行措施都详细写明了,灵琅不太懂,都是交给底下的人着手去办的。”
信确实是向南繁写的,但以工代赈的点子是萧灵琅自己想出来的,可她不能在皇帝面前露馅,就只能借向南繁的名义了。
而以工代赈这件事,就连前期买荒地以及雇佣技术工人这些准备事宜,也都是在接到向南繁寄回来的信之后才着手准备的。
皇帝就算是派人去查,也查不出什么端倪来。
看过信后,皇帝大为叹服,“向爱卿有大才!不愧为文昌侯之后啊!”
皇帝口中的文昌侯,自然是那位惊才绝艳的初代文昌侯了。
出生于耕读世家的初代文昌侯,至今仍是活在大盛国的文人学子心中的一个传奇人物。
“那顺安你得到了如此锦囊妙计,怎么不上奏?”皇帝心中存了些疑惑。
萧灵琅指了指皇帝手中的信,“皇上,最后一页,背面还有字,是郡马特意叮嘱的。”
“郡马说此事风险重重,在没有成事之前,不宜上奏邀功,以免妄领功绩,事后不成,反遭大难。”
皇帝翻页一看,忍不住眼皮抽动。
这个向南繁还真是考虑得面面俱到啊!
“咳咳咳……”皇帝的脸色有点挂不住了,他战术性假咳几声后,才道:“确实,郡马的忧虑是对的。”
“此事风险颇多,施行不好,隐患颇多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皇帝说完,摸着下巴思索了好一阵。